1.知識要點
1)部件測繪方法
2)測繪滑動軸承
2.教學方法
結合滑動軸承部件的測繪介紹部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,進一步鞏固上一講學習的有關裝配圖的知識。利用課件、模型和黑板圖等多種手段組織教學,不要機械的放映課件中的幻燈片。
3.課前準備
準備學生測繪用的模型、圖紙和量具。熟悉課件和電子掛圖的內容。
4.本講作業測繪滑動軸承部件(不包括油杯)
5.教學內容
(1)部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
根據現有部件(或機器)畫出其裝配圖和零件圖的過程稱為部件測繪。在新產品設計、引進先進設備以及對原有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和維修時,有時需要對現有的機器或零、部件進行測繪,畫出裝配圖和零件圖。因此,掌握測繪技術對工程技術人員具有重要意義。部件測繪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如下:
1)了解和分析部件結構 部件測繪時,首先要對部件進行研究分析,了解其工作原理、結構特點和裝配關系。
2)畫出裝配示意圖 裝配示意圖用來表示部件中各零件的相互位置和裝配關系,是部件拆卸后重新裝配和畫裝配圖的依據。裝配示意圖有以下特點:
①只用簡單的符號和線條表達部件中各零件的大致形狀和裝配關系;
②一般零件可用簡單圖形畫出其大致輪廓,形狀簡單的零件如螺釘、軸等可用線段表示,其中常用的標準件如軸承、鍵等可用國標規定的示意符號表示;
③相鄰兩零件的接觸面或配合面之間應留有間隙;
④全部零件應進行編號,并填寫明細欄。
3)拆畫零件 拆畫零件前要研究拆卸方法和拆卸順序,機械設備的拆卸順序一般是由附件到主機,由外部到內部,由上到下進行拆卸。拆卸時要遵循“恢復原機”的原則,t在開始拆卸時就要考慮再裝配時要與原機相同,即保證原機的完整性、準確性和密封性。外購部件或不可拆的部分,如過盈配合的襯套、銷釘、機殼上的螺柱,以及一些經過調整、拆開后不易調整復位的零件,應盡量不拆,不能采用破壞性拆卸方法。拆卸前要測量一些重要尺寸,如運動部t的極限位置和裝配間隙等。拆卸后要對零件進行編號、清洗,并妥善保管,以免丟失。
4)畫零件草圖 零件草圖一般是在測繪現場徒手繪制的,草圖的比例是憑眼睛判斷的,所以繪制草圖時只要求與被測零件大體上符合,并不要求與被測零件保持某種嚴格的比例。繪制草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①零件視圖表達要完整、線形分明、尺寸標注正確、公差配合、形位公差的設計選擇合理;
②對所有非標準件均要繪制零件草圖,零件草圖應包括零件圖的所有內容,標題欄內要記錄零件的名稱、材料、數量、圖號等;
③草圖要忠實于實物,不得隨意更改,更不能憑主觀猜測,零件上一些細小的結構,如孔口、軸端倒角、小圓角、溝槽、退刀槽、凸臺和凹坑等。對設計不合理之處,將來在零件圖上更改;
④優先測繪基礎零件,基礎零件一般都比較復雜,與其它零件相關聯的尺寸較多,部件裝配時常以基礎件為核心,將相關的零件裝配其上,所以,應特別重視基礎件的尺寸測量、精度等要準確無誤;
⑤草圖上允許標注封閉尺寸和重復尺寸,這是為了便于檢查測量尺寸的準確性;
⑥草圖上較長的線條,可分段繪制,大的圓弧也可分段繪制。
5)根據裝配示意圖和零件草圖畫出裝配圖。
(2)測繪滑動軸承
【拆畫零件草圖】
1)首先繪制基礎零件軸承座的零件草圖,
結構分析 滑動軸承座的結構如圖10-7所示,其結構具有對稱性,主要加工表面為軸孔、定位止口和端面,中間半圓孔的底部是部分外圓柱面。毛坯采用鑄件,材料為鑄鐵。
和其它零件的關系 止口的側面和蓋配合,端面和上下軸瓦配合,軸孔和軸瓦的外圓配合,這些配合尺寸的精度要求較高。蓋、座、上下軸瓦通過兩個方頭螺栓連接在一起,方頭螺栓的頭部臥在座底部的槽中。
上一頁 1 |